2015年,一向低调的方大集团,投入80亿元进军光伏产业,带来了光伏企业的“三级地震”。但方大集团董事长熊建明却向《经理人·深商》表示:“方大集团做事比较保守,不会去做摸不着的事情。”所以,不必为方大集团80亿元的投资感到意外。
不需意外的背后是长达15年的筹备。位于方大集团大厦楼顶的小型光伏电站,就是方大集团15年前触摸光伏产业的最好证明。2000年,熊建明花重金从国外购买了中国第一个太阳能商务光伏发电站,100m2100万元的小型光伏电站,至今仍在给车库等提供电力支持。
15年来,熊建明把方大集团驯化成一头觅食的雄狮,将行动力内敛收纳,除了不时抬头找寻最好的行动时机,便是默默等待。
等待漫长而难熬,在由国有企业垄断的能源领域,民营企业的等待却是必须。在能源市场向全民开放之前,能源行业出现过短暂的繁华场景,也产生过一大批民企富豪,但随着能源改革以及市场变动等多种因素,富豪相继消散。最乱的时候,市场只留下残旧光伏梦的碎片。
熊建明理性地分析当初的决定:“光伏电站的致命吸引力就在于电站的稳定回报。稳定是保持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切。”
稳定,也就意味着等待
12年过去,时机终于姗姗而来。2014年11月,国务院印发《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》,提出了明确目标;紧接着,2015年3月,国家能源局下发《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》。“不只是打雷,还下雨了。”熊建明说。相关政策真正落地,雄狮觅食的时机终于出现。去年底至今年初,方大集团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,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发布了总计达900MWp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计划,占据了光伏市场民企发声的先机。
创业期,需要先锋式发展
与现在偶尔的“高调”相比,20多年前,熊建明是意气风发的创业英雄,一路引领方大集团先锋式发展:3万元铸造创业传奇,开创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先河,带领方大集团成为高技术新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的“领头羊”,成为我国同行业第一家A、B股上市公司……
1980年,熊建明从江西工学院(南昌大学前身)工民建专业毕业,分配到江西机械设计院工作。20世纪80年代末,副处级干部的他作为推荐对象南下深圳,负责蛇口的建设管理。1991年,闯劲和战略眼光再一次改变了熊建明的人生,他辞去政府职务,创建了方大集团的前身—蛇口方大新材料公司。
除了自己发明的六项专利,自筹的3万元资金成为熊建明唯一的支撑。“创业是很艰难。”回味起创客人生,58岁的熊建明情不自禁地感慨。但开工就无回头箭,在一无资金、二无人才、三缺管理的困境下,熊建明咬紧牙关冲,凭借技术优势和埋头苦干而又创新敢干的作风,引领方大产品风靡国内外,连续8年企业资产总额、销售额、利税总额居全国同行业之首。
这种成就是无数次冒险的结果,正是这种创新敢干的冒险精神,也让方大集团一次次远离了危机,站在行业制高点。“曾经,为了拿下深圳新闻中心大厦高达39层的彩板幕墙订单,我亲自带领设计组,从设计、计算到做实验、去现场,8个月亲历亲为。”熊建明说。
在科技创新的源头上领先
1991年,六项专利构建了方大集团的雏形,首尝科技创新甜头的熊建明,认准了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发展之路。
为保持自主创新能力,保持技术水平行业第一,方大集团20年不动摇地秉承“科技为本,创新为源”的经营理念,始终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道路。“十年前方大就提出了‘科技为本、创新为源’ 的口号,全力倡导科技创新,十年后还是。”提到技术创新,熊建明的口吻中不乏自豪,“方大拥有专利总数近1000项。”
树大招风,市场监管及专利保护的缺漏,导致拥有庞大专利数的方大集团屡被侵犯。但即使“多到起诉不来”,除了2010年起诉松下,方大集团也甚少主动燃起专利保护的硝烟。相较于加强保护专利力度的方式,熊建明更偏向从源头上引领。“我们会忙不过来,也会导致一大片企业经营不下去。”在熊建明看来,通过产品和技术获得竞争对手的尊重是最好的。“而且,在源头上不断保持创新,抄袭也将落伍。”
保持在源头上领先,离不开方大集团对科技创新细水长流地投入,和熊建明在创新创造上做足的功夫。从创新模式到创新氛围,他都亲力亲为,很有一套:“千万不要把我当作包工头。”
现在,方大集团主要采取三种模式坚持创新:一是完全自主开发和自我发展;二是借助外脑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;三是引进技术,消化吸收后再提高。但方大集团还有另外一条“捷径”:瞄准居于行业技术前沿领域的课题和项目,研制开发具有独创性和重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。这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,而且还在生产方式上保持与国际同步发展,形成了方大集团自主品牌的优势。
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基层员工的创新热情,熊建明建立了一套严谨细致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:直接与个人收益挂钩。“只要有新产品出世,包括论文、专利、标准,都将成为收入。”在方大集团,小到现场的改革,大到年度计划评选,都与创新息息相关。创新越多,突破越大,收入越高的奖励机制带动了员工的创新热潮,也让方大集团年年都产生新专利。
获得博士学位的熊建明,也十分重视员工的学习,他认为这才是企业创新不断的动力源泉。他积极倡导构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新风,写入《方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纲要》。方大集团也相应为员工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新产品、新技术知识讲座和培训。
“领头羊”的生存方式
成立20多年,方大集团虽遇有低谷,但其生命力却可媲美“新创企业”。除了持续的创新能力,这与熊建明审时度势,与时俱进的产业提升分不开。
1999年,作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建筑新材料生产企业,方大集团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。但白热化的新型建材行业竞争,却让熊建明陷入了先行一步的思考,促使方大集团发展史上第一次产业提升,开始在建材、幕墙主业之外寻找新项目。严谨的市场分析后,2000年,方大集团把目光锁定在光电信息存储,显示和照明等方面应用,选择了前景广阔的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项目,作为新的产业。鹰眼和魄力再一次完美合作,8000万元的投资第一时间到位,方大集团建立了我国唯一的“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”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氮化镓基半导体材料和蓝光LED等器件的产业化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第一次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告捷,形成了方大集团在新型建材、地铁屏蔽门、半导体芯片“新老结合”的三大支柱产业,大大提升了方大集团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优势。
“企业要保持健康的发展,首先自身支撑产业必须保持稳定,但又必须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。”熊建明表示,目前公司的发展方向已基本定型,方大集团将继续致力于三大产业的发展,今后更多的变动主要表现在提升科技与创新在企业中的比例。
产业的提升,既有效提升了方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,也进一步稳固了其在我国节能减排行业的“领头羊”地位。“领头羊不好当!当其他企业跟上来了,甚至比方大集团的规模还要大的时候,方大集团就要考虑,如何在把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,保证质量不退步,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。” 面对业界公认的“领头羊”地位,熊建明如此感慨。
2014年,方大集团斥资40亿打造了“方大城”,致力于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、高端新兴产业研发型总部聚集区为核心功能,集研发用房、配套商服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社区。看似又新增房地产产业,但其实,这只是方大集团的自有地产。2015年,大手笔进军的光伏产业也是已有光电项目的拓展而已。
放权式管理
历经20年的掌舵,熊建明已从当年的冒险家,成功晋级成收放自如的领导者。在接受采访时,他多次强调稳定的重要性,“企业只有稳妥、健康,才能长远。”掌舵人20年如一日的稳定管理,造就方大集团的稳定发展,更塑造了成熟的方大式管理模式。
其实,这种稳定的管理模式,换一句话就是熊建明的放权式管理。“国内不少企业的老板对下属不放心,事事过问,这是个误区。现在我不需要直接控制企业了,因为我们的班子已经能够使其良性运转。”
放权与方大集团的MBO实施有关。MBO实施以后,方大集团的管理模式相继发生变革。熊建明当年的壮举,使方大集团的管理层身份发生了变化。虽然不能以“老板”自居,但其实已经兼具了打工者和股东双重身份的他们,都对方大集团产生了浓厚的归属感,倾注了100%的心血。熊建明以之为傲:“每个人都把方大当成了自己的公司, 从以往被动地承担责任到主动担当任务, 甚至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,也被管理层以‘主人翁’的态度管理起来了。”
方大集团的放权式管理以数字化管理和透明化管理为起点,一举成型。透明化管理归功于方大集团较早推行的ISO9001认证体系。除此之外,更重要的是熊建明推动的在管理模式上大刀阔斧的改革。2000年,为落实“目标化、程序化、透明化和数字化”的企业理念,“大到物料采购,小到办公费用,凡是与钱有关的都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,所有规章制度都是公开的。”改革力度之大,让透明化管理从大到小方方面渗透。这一年,被方大集团称为管理改革年。
而方大集团的数字化管理更能追溯到1997 年。方大通过内部局域网,加强了与管理层的沟通和接触,使权力更开放,效率显着提高,还降低了管理成本,实现了“互联网+”模式的智能化管理。关于这一点,熊建明很自豪:“这条路走得很早,也走得很久。一走就是20多年,但早已享受到现代管理方式的简捷便利。”